• 最新公告
  •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活动纪实
  • 第四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和贸易博览会开幕?拓展日记
  •   昨(28日)晚,第四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和贸易博览会(以下简称“漫博会”)开幕式暨颁晚会在东莞玉兰大剧院开幕。本届“漫博会”由国家电影电视总局、国家版权局、广东省人民主办,东莞市人民、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电影电视局、广东省版权局、广东南方影视传媒集团承办。国家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田进,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党组、纪检组长宋明昌,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庹震,广东省常委会党组副雷于蓝,广东省政协副徐尚武,东莞市委、市常委会主任徐建华,广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以及国家、国家版权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来自美国、英国、韩国、、等11个国家及地区的嘉宾、参展商及客户代表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雷于蓝主持,徐少华代表广东省委、省对“漫博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徐少华表示,本届博览会进一步突出“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办展目标,采用“一会带三展”的办展模式,同期举办品牌授权展、玩具礼品展和动漫游戏展,致力于全面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发展,让动漫文化产业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本届博览会必将成为“中国动漫产业最佳对接平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玩具礼品交易平台、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动漫游戏体验平台”,为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以及我国影视动漫产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开幕式上,大会还为第四届“中国年度十大优秀动画歌曲”、“国际优秀动画片”、“中国年度十大最具产业价值动画形象”、“中国年度十大动画衍生产品制造”等获者颁,《秦时明月第四部之万里长城》、《熊出没》等动画形象获。大会还为“国家动画产业南方动画节目联合制作中心东莞松山湖”授牌。

      ■分析

      “漫博会”成制造、制作企业“红娘”

      上届的对接活动促成100多家莞企与原创企业合作

      动漫在产业转型升级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企业以动漫品牌走内销之会遇到哪些挑战?昨日,第四届“漫博会”执委会组织记者深入东莞的镇街,实地了解当地利用“漫博会”平台完成产业对接之。

      目前,东莞是全国最大的动漫衍生品制造。通过已连续举办三届的“漫博会”平台,美国迪士尼和华纳、日本万代(BANDAI)和多啦A梦,以及国内一大批动漫原创制作企业与东莞传统优势制造企业找到了合作机会。

      企业通过与品牌合作转型

      2009年,东莞横沥镇的稳健印刷有限公司开始设计、开发、生产纸质儿童益智玩具。该公司区域经理卿华林说,借助东莞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稳健印刷开发了自主品牌“添奇”,并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形成了从原创设计、开发生产到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条。

      卿华林说:“我们希望通过参加‘漫博会’展出产品,寻找到与更多的企业合作的机会。”

      “很早以前,我们就希望找到一个国际品牌,与其长久合作。”说到与迪士尼的合作,东莞企石镇的利奇集团市场拓展部总监东谈起了公司最初的“梦想”。2011年8月开始,利奇文教用品公司与迪士尼签订了为期五年的产品推广协约,经过授权,包括迪士尼日记本、护照套、2013年挂历和台历等九项动漫衍生产品在利奇集团生产、批发和零售。至此,利奇也形成了国内唯一一条得到迪士尼授权的完整动漫衍生品产业线。

      眼下,利奇集团已经开始打造自己的文教用品品牌立特(LEKIT),目前已经有2000万元人民币的市场规模,并逐步在、上海等一线城市铺开销售市场。

      百余莞企从“漫博会”获益

      在东莞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谋求转型之,它们需要“漫博会”这样的产业对接与交流的平台,通过与品牌企业合作,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开拓营销市场。

      记者了解到,在首届展会一炮走红后,“漫博会”不再满足于扩大影响,而是更多地当起了“红娘”的角色,力促动漫产业对接和动漫衍生品交易。

      在已举办的几届“漫博会”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集动漫版权管理与项目策划于一体的艾力达动漫文化有限公司连续参加了第二届和第三届“漫博会”。该公司参展第二届“漫博会”时,与东莞多家衍生品制造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开发出电动车、公仔等多款衍生品。在第三届“漫博会”上,该公司携带“哈哈米”等原创衍生品参展,寻找衍生品制造企业合作伙伴。

      据统计,前三届“漫博会”共吸引1231家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企业参展。在2011年第三届“漫博会”上,共吸引275家参展企业,其中包括15个国家和地区共43家海外企业,举办8场共有600多家原创和制造企业参加的产业对接活动,100多家东莞制造企业与原创企业达成产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