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总队九支队特战分队展开野外超极限训练
通讯员 刘天 王小磊
近日,上海总队九支队组织82名特战队员开赴陌生地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野外超极限“周”训练。
凌晨2点,夜浓如墨。突然,一声刺耳的紧急集合哨声划破寂静的夜空,刚刚入睡不到3个小时的特战队员们,条件反射似地从床上弹起,边往外跑边整理着装,不到30秒,82名特战队员全部在操场上集合完毕。
简短的出征动员仪式后,随着支队长李干和上校一声“出发”的号令,本次“周”训练正式拉开帷幕。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摩托化行军,车队停在了上海市郊某乡间小,开始进行第一个训练科目10公里武装越野,此时刚好凌晨4时。黎明前是人一天中最困乏的时候,特战队员们却一个个如小老虎般,吼叫着从起跑线汹涌而出。只见他们每人都背着一个约30公斤重的背囊,在夜幕下健步如飞。一个多小时的奔袭后,全体队员提前10分钟到达预定地域。
还没来得及做任何调整,居民楼反劫持演练紧接着就开始了。演练采取不设预案,红蓝双方各自准备,导调组随机导调的方式进行,确保了最大程度贴近实战。演练的基本情况是2名“恐怖”劫持1名人质占领一栋2层居民楼,特战队员5人为一小组营救人质、“恐怖”。由于四周地形极为开阔,还有1名“恐怖”专门负责警戒,突击极易被发现并激怒“恐怖”。不过,这也难不倒机智勇敢的特战队员们。只见小组长派出一名队员与“恐怖”谈判周旋,1名队员在外围封控支援,其余3名队员则采取多种方式隐蔽接敌,有的沿边排水沟匍匐前进,有的“舍近求远”从“恐怖”侧后方包抄,并采取楼顶索降、人梯上墙等方式接近“恐怖”,做好武力突击准备。随着小组长一声令下,特战队员分别采取破门、破窗、索降等方式瞬间突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恐怖”,成功解救人质。
训练进入第二天,部队迎来了第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目高空索降,特战队员要在30米高的桥面上垂直索降,旁边就是滔滔江水,完成这个课目不仅需要过硬的军事素质,更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面对这个高难、高危课目,特勤中队中队长赵存足第一个上,用实际行动鼓舞了士气。只见他潇洒的纵身一跃,下滑、落地,一气呵成,桥下掌声一片。特战队员们纷纷跃跃欲试,很快完成了训练。第一次进行这种高空索降的上等兵谭鑫激动地对记者说:“以前虽然练过索降,但是面对这种还是有点害怕。不过看到队长轻松的表情,再想想我们的口号,我感觉充满了能量,胆怯也就一扫而光了。”
下一个训练科目是潜伏侦察。指挥员下达命令后,队员们迅速开始寻找有利地形,进行潜伏。只见他们利用山沟石块等地形进行隐蔽,利用树木植被等进行掩护,很快便消失了踪迹。记者欲在其中寻找一名队员采访,结果找了半天也没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最后只好向队长求助,在队长的“指点”下,才终于找到了其中一名队员陈书良。他第一句话便说:“其实你刚才已经从我身边走过两次了。”记者不得不他巧妙的伪装技巧和过硬的心理素质。陈书良还向记者介绍,潜伏的目的是自己,消灭敌人,所以在选择潜伏时,一方面要便于观察,另一方面要便于伪装。同时,潜伏的时间一般都很长,要保持高度、纹丝不动的状态,又要不受恶劣的影响,要求队员必须有坚强的毅力和持久的耐力。
经过三天的训练,队员们已经精疲力竭,可他们还都在着,“勇士必胜”的始终在支撑着他们不断向前。第四天一大早,部队进行了两个全新的训练科目涉水行军和水中搏击。水中行军阻力要大得多,这无疑着特战队员们的体能和耐力极限。他们先是顶着背囊在齐腰深的水中前行了2公里,而后2人一组又进行了一个小时的水中搏击训练。前倒、前扑、摔擒一组动作下来,所有人都已经筋疲力尽,可依然没有一个人退出。
最艰苦的要数第五天,部队先后进行了五公里武装越野、扛圆木训练、泥潭匍匐等9个大体力、高难度课目的训练。早上进行五公里武装越野时,特勤中队的因为在前面的训练中扭伤了脚踝,最终没有达到24分钟的及格线不得不遗憾的被淘汰。虽然明知已经被淘汰,但最后的几百米他还是单脚跳跃着到达了终点。全体官兵都被他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到底的所,现场爆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扛圆木训练的不仅是特战队员的体力、耐力,更关键的是团队意识和协作。五名队员要在各自负重30公斤的情况下,扛着130公斤的圆木行军2公里,而后还要进行托举。超极限、高强度、大体能的训练在不断磨砺着特战队员的意志品质。虽然也曾想过退出,但是每每听到战友们“祖国、人民、团结拼搏、勇士必胜!”的口号,每一个人都毅然选择了“不抛弃、不放弃”,咬牙到了最后。
最后一天,全程跟队组织训练的王启虎副支队长高兴的宣布有丰盛的晚餐在等待大家。队员们这才想起,已经十几个小时滴水未进了。也许是受到晚餐的,耗尽力气的队员们走起来仍然疾步如飞。到达宿营地,队员们却傻了眼。所谓丰盛的晚餐,就是每个小组分一只活鸡,要求在野外无任何工具的情况下,把鸡吃掉。不过这也并未难倒队员们,只见他们抓起活鸡,用手直接把鸡头拧掉,然后沿鸡颈把鸡皮连鸡毛一并撕掉,再把鸡内脏挖去,放到火上开始烧烤。队员屈帅凯啃着鸡腿高兴的说:“五个人吃一只鸡,当然不够,但是在野外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不仅吃得很香,而且特别有意义,这种训练极大地锻炼了我们的野外能力。”
据了解,此次“周”训练行军总里程超过280公里,主要完成体能、小组战术、攀登索降、自救互救、野外、武装涉水、野外宿营和反劫持演练等17类50余个课目的训练,休息时间累计不到50小时。通过训练,了特战队员在各种艰苦和复杂条件下超常的意志品质、顽强的战斗、密切的团队意识和过硬的军事素质,有效提高了特战分队反恐制胜能力,为完成反恐实战任务奠定了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