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素质的“充电器”。青山乡为全乡17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订购《中华人民国农业法》、《农村百事通》、《养牛高效饲养技术》等书籍,使群众能够及时掌握了解国家有关“三农”重大方针政策、种养业实用技能等内容。同时,组织该乡“土专家”、“田秀才”等科技致富能手,交流经验,促进大家共同致富。
村级事务的“议事堂”。定期组织和村民代表参与“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党务村务活动,对该村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兴办公益事业和其他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进行讨论决策,并将决策和实施结果向群众公开,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村务、管理村务的积极性,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切实成为村民的议事中心。
便民服务的“新窗口”。各村设立“便民服务工作室”,建立“中心一站受理、事项分类办理、两委干部轮班”的村级便民中心工作运行机制,接受群众各种证件办理和政策法规咨询等服务,包括民政救济、劳动就业、综治等办理事项,并通过设立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供求信息和用工信息。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并公布电话号码,使村级活动场所成为群众办事的“服务大厅”。
村情的“中转站”。村级活动场所设立“意见箱”,定期收集整理群众的意见,形成知民情、解民忧的工作机制,确保群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得到及时解决。铜山村村民多次反映希望成立经果林专业合作社,经乡负责人、村干部实地走访,充分调研论证后,成立了铜山村经果林协会,实现了入社种植户统一建棚、统一购苗、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销售的“六个统一”,促进了经果林产业健康发展。(周超)